top of page
作家相片CHI YUN HUANG

維也納 Vienna 1900 展- part2:現代藝術的誕生

已更新:2022年9月27日

上一篇講述維也納 1900 黃金年代的歷史背景。本篇 Part2 將介紹在當時促使藝術自由發展的維也納分離派(Vienna Secession)以及其先行者們。

維也納分離派的起源

過去,維也納所有知名的畫家、雕塑家和建築師等都屬於官方的藝術家協會(Künstlerhaus),並以崇尚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歷史主義為主流。

1894 年,一名年輕的畫家——古斯塔夫.克林姆 (Gustav Klimt)受委託為維也納大學創作三幅天花板畫,但他的作品《哲學》、《醫學》和《法學》最終因其概念過於前衛和裸露,而被大學教授們拒絕。

《哲學》、《醫學》、《法學》。三幅畫皆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火中,僅剩照片資料留存。

克林姆被這種拒絕深深地傷害,並意識到傳統的藝術形式過於保守,且漸漸不合時宜。因此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藝術家們,在 1897年從藝術家協會脫離,另創了維也納分離派。而維也納分離派的核心,即是克林姆為藝術自由的倡議——


「為時代創造藝術、為藝術創造自由」(Der Zeit ihre Kunst. Der Kunst ihre Freiheit)

他們引入新興的創作思維,使維也納藝術家與國際接軌,並主張打破傳統,期望用藝術塑造社會,創造更符合時代需求的應用形式。

使維也納在 1900 這個世紀交會之際,從畫派、工藝、建築甚至到城市規劃等領域,皆脫離了束縛,朝向多元的風貌邁進。


維也納分離派成員(由左至右): Anton Nowak、Gustav Klimt、Koloman Moser、 Adolf Böhm、Maximilian Lenz 、 Ernst Stöhr 、Wilhelm List、 Emil Orlik , Maximilian Kurzweil 、Leopold Stolba、Carl Moll、 Rudolf Bacher,photo:wiki


 

藝術開始表現人類抽象的意念與情緒

自 18 世紀啟蒙年代(或稱理性年代)以來,人們相信藝術、生活甚至是經濟、政治,都能夠建構在理性的基礎上以知識加以改進。這股啟蒙思潮與工業革命相互影響,人們的物質生活因此大幅地躍進。

到了19世紀,達爾文主張人類與動物皆是從少數共同祖先演化而來,並出版了《物種原始》。

這個主張再次引發一場思想革命,人們正視起心智中非全然理性的動物性本能,並認知到:


「人心不只被理性主宰,也被非理性左右。」

這股達爾文造成的思潮,以及工業化下的負面現象(如非人道的工作條件、社會階級對立,以及對自然生態的破壞等)影響了維也納分離派藝術家們所處的 1900 時代。

也因這股思潮,分離派的藝術家們著迷於探討人類存在的本質、潛意識,還有動物本能的情感與性慾。且表現手法也脫離了傳統繪圖的三維空間,轉以象徵性或實驗性的方式,表現出主觀意念。

如今我們可以從古斯塔夫.克林姆、埃貢.席勒(Egon Schiele)和奧斯卡.柯克西卡(Oskar Kokoschka)等分離派藝術家的作品中,看到他們對於心智與情感的描繪。


古斯塔夫.克林姆 Gustav Klimt

克林姆在維也納工藝美術學院時期即展現優異的繪畫天賦。初期,他與兄弟 Ernst 和 Franz von Matsch 一起接受了許多公共委託,但他當時仍致力於學院派的歷史主義風格。

直到他為維也納大學繪製三幅天花板畫引發爭議後,他才不再接受公共委託,轉而與友人共同創立維也納分離派。


古斯塔夫·克林姆《吻》,1908 年;古斯塔夫·克林姆《亞黛夫人I》,1907年


1903 年,克林姆訪問了威尼斯和拉文納(Ravenna),對那裡的金色馬賽克印象深刻,激發了他的「黃金時期」。

克林姆作品和他對於人物表面之下蠢蠢欲動的情感的象徵性的描繪,成了維也納精緻美學的頂點。其作品《亞黛夫人I》在 2006 年時,以 1 億 3500 萬美元的天價賣出,是當時史上最昂貴的畫作,被展示在紐約新藝廊(Neue Galerie)。




埃貢.席勒 Egon Schiele

席勒於 1906 年開始在維也納美術學院學習繪畫。1907 年時遇到了比他大 28 歲的克林姆,並尋求他的指導。

克林姆非常欣賞這位後輩,時常為他引薦與尋找資源。席勒也因出色的表現,為自己贏得「畫家王子」和「古斯塔夫.克林姆的天才弟子」的聲譽。

席勒的作品探討身份、性別和肉體,並公開以性愛為作畫題材。他擺脫世俗的斟酌,在畫布上捕捉到極富有表現力的情感。當時眾多贊助人、評論家、收藏家皆給予他極佳的評價。

埃貢·席勒《自畫像》,1912年;埃貢·席勒《裸體的女人》,1914



奧斯卡.柯克西卡 Oskar Kokoschka

柯克西卡就讀於現在的維也納應用藝術大學,並從 1907 年開始在維也納工坊(Wiener Werkstätte)工作。 1908 年,他受克林姆的邀請參加分離派的展覽,便引起了廣泛關注。

透過他的導師建築師阿道夫.盧斯(Adolf Loos)的介紹,他進入奧地利名作家阿爾滕貝格(Peter Altenberg)的社交圈。並在與他們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出對人物心理獨特的描繪方式。

第一次世界大戰後,柯克西卡到德累斯頓(Dresden)擔任教授。在那裡他發展了以強烈色彩為特徵的表現主義風格。

1934 年,因奧地利興起的納粹思想壓迫了現代藝術,柯克西卡搬到布拉格,直到 1938 年德國準備入侵捷克,他被迫逃往英國。

在倫敦,他成為難民社群中重要的象徵性人物之一,並熱衷討論各種政治議題, 創作了許多展現出強韌生命力的諷刺作品。


奧斯卡.柯克西卡《風的新娘》,1914年;奧斯卡.柯克西卡《Alice in Wonderland》,1942


 

藝術進入日常生活

工業革命雖然為人類生活帶來大幅度的進步,但機械化地大量生產,被認為產出了許多「沒靈魂」的物品。

這促使了強調實用、反對以全然機械化生產的美術工藝運動(Arts and Crafts Movement)。


他們要求生產過程不得導致勞力需求和工匠手藝的喪失,因此僅用機械來減輕簡單、重複的工作。

這項運動中,蘇格蘭建築師查爾斯.雷尼.麥金托什(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)的高度幾何和直線風格,對奧地利設計師們產生了深遠影響。

1903 年,分離派成員約瑟夫·霍夫曼(Josef Hoffmann)和科羅曼·莫塞爾(Koloman Moser)成立了「維也納工坊(Wiener Werkstätte)」,致力生產高品質的工藝品。


不只將器物視為實用物品,更賦予精美藝術與精湛製作技術的價值。

他們將「整體藝術(Gesamtkunstwerk)」的概念帶入工坊,改變過去藝術僅作為觀賞與裝飾而非實用物品的思維。將美學融入日常,創造更符合時代需求的藝術形式,一如分離派的核心價值:「為時代創造藝術、為藝術創造自由」。

可惜的是,維也納工坊追求精美的藝術和精湛的工藝,但沒有考慮到成本以及產量,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經濟大蕭條危急,使得原本富有的客群陷入貧困,最終他們無法生產足夠且平價的產品來滿足市場的需求,導致工坊最終於 1932 年破產。


約瑟夫.霍夫曼 Josef Hoffmann

霍夫曼就讀於布爾諾工藝美術學院和維也納美術學院,師從建築師奧托.華格納(Otto Wagner),這段經歷為他作為建築設計師的生涯奠定了基礎。

1897 年,他與克林姆一起脫離藝術家協會,成為分離派的創始成員。1898 年起,霍夫曼開始著迷於家飾品與室內設計,因此於 1903 年,他與科羅曼.莫塞爾創立維也納工坊。

儘管如此,他並沒有忘記身為建築師的本業。維也納附近的普爾克爾斯多夫療養院(Sanatorium Purkersdorf)、與克林姆合作的斯托克雷特宮(The Stoclet Palace)和 Primavesi 家族的別墅等作品,皆成為現代建築的典範。


約瑟夫.霍夫曼《普爾克爾斯多夫療養院》,1905


約瑟夫.霍夫曼《Rundes Modell》餐具組,1906;約瑟夫.霍夫曼Salon Suite,1905


但霍夫曼的設計範圍不只建築本體,還涵蓋家具、燈具、餐具、牆壁裝飾和紡織品等, 可說是貫徹了整體藝術的精神。他的風格清晰、抽象,且專注於功能性,並時常使用正方形和立方體作為設計元素。因此他也有 Quadratl-Hoffmann(方形霍夫曼)的暱稱。


約瑟夫.霍夫曼的設計,1904–1908



科羅曼.莫塞爾 Koloman Moser

科羅曼.莫塞爾在維也納美術學院學習。在 1897 年,和約瑟夫.霍夫曼、克林姆一起脫離藝術家協會,成為分離派的創始成員。

莫塞爾是一位才華洋溢的設計師。在 1905 年之前,他負責了分離派一半以上的展覽設計,同時也是 1898 年至 1903 年間出版的 Ver Sacrum 雜誌的設計師之一,並與約瑟夫.霍夫曼創立維也納工坊,設計家具、紡織品、時裝、壁紙、玻璃製品、陶瓷、金屬製品和珠寶等等。不僅如此,他還作為舞台設計師與畫家活躍於當時的維也納。

莫塞爾的配色大膽,尤其是在晚期的繪畫中,反映了他對色彩理論的深入研究與前衛的看法。

1907 年,他從維也納工坊退出後,就專注於繪畫創作。

科羅曼.莫塞爾《Ver Sacrum》,1902;科羅曼.莫塞爾為史丹夫教堂設計的彩繪玻璃,1905


科羅曼.莫塞爾《Bench》,1901;科羅曼.莫塞爾《鑲嵌軍械庫》,1903


 

到維也納欣賞最豐富的奧地利現代藝術作品展

利奧波德博物館(Leopold Museum)收藏了最豐富的奧地利現代藝術作品。其中《Vienna1900》展出 1900 年左右濃縮於維也納的藝術和知識成就,以及它們對文化、社會、政治和科學影響。

展覽共三層樓,展示約1,300件展品,時間維度從 1870年跨越至1930 年,涵蓋了繪畫、平面設計、雕塑、攝影,到玻璃工藝、陶瓷、金屬、紡織品、皮革和珠寶,甚至是整個公寓的陳設等等,其中包含許多分離派藝術家的作品。

《Vienna1900》為常設展,若來維也納不妨前往博物館區(MQ)的利奧波德博物館,一窺這個藝術和科學領域都空前豐富的黃金時代,感受這座城市所擁有的巨大財富和多樣性。



展覽資訊
Vienna 1900日期|2019.03.16 – 至今
時間|10:00 – 18:00
地點|維也納 Leopold Museum
票價|全票€15、十九歲以下€2,5

 

延伸閱讀


《Vienna 1900 Complete》

作者: Brandstãtter, Christian/ Gregori, Daniela/ Metzger, Rainer 出版社:Thames & Hudson


bottom of page